更衣曲

更衣曲朗读

博山炯炯吐香雾,红烛引至更衣处。

夜如何其夜漫漫,邻鸡未鸣寒雁度。

庭前雪压松桂丛,廊下点点悬纱笼。

满堂醉客争笑语,嘈囋琵琶青幕中。

译文

  博山炉飘出阵阵香雾,子夫秉红烛引武帝至尚衣轩。长夜漫漫,天还未明,寒雁已过。庭前雪花纷纷,松桂冒雪,与廊下的灯笼交相辉映。堂上宾客们还在饮酒作乐,帘幕中乐声扰扰。

注释

博山:即博山炉,又叫博山香薰,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器具。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,上有盖,盖高而尖,镂空,呈山形,山形重叠,其间雕有飞禽走兽,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。

纱笼:纱质的灯笼。

嘈:即喧闹,嘈杂。

  这首乐府以汉平阳公主家歌者卫子夫侍武帝更衣得幸,于元朔元年被立为皇后事为题材而作。《汉武帝故事》曰:“武帝立卫子夫为皇后。初,上行幸平阳公主家,主置酒作乐。子夫为主讴者,善歌,能造曲,每歌挑上。上意动,起更衣,子夫因侍得幸。头解,上见其美发悦之。主遂纳子夫于宫。”

刘禹锡

刘禹锡(772-842),字梦得,汉族,中国唐朝彭城(今徐州)人,祖籍洛阳,唐朝文学家,哲学家,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,曾任监察御史,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。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。政治上主张革新,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。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(今湖南常德)。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、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“汉寿城春望”。 ...

刘禹锡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湘波一尺阻东西,湘草湘烟入望迷。碧海相看消镜雪,丹经何术炼银泥。

归舟吴越迎歌扇,潭水沧浪废杖藜。问讯绥山桃几熟,飞花好寄五陵溪。

()

敬吊先生落照中,纸烟销尽酒樽空。牛羊上垄无人管,岂为当时面发红。

()

岁晚扁丹雪霰边,萧疏与君俱可怜。

向来共厄黄杨闰,别后相逢白发年。

()

吾年垂四十,颇亦厌虚辞。结习浑难尽,鸣秋略有诗。

()
区越

暮叩禅门僧落落,早行江北路漫漫。草根已茁灵坤暖,霜雪犹铺旷野寒。

年事又随忙里过,此心那得静中安。龙溪一曲春堪老,南望归心已万端。

()

善学无如善读书,莫耽买椟委明珠。天人条贯归皇极,坟典精华是道腴。

骏失辔衔驰愈放,车攒轮辐运常虚。晚年涵泳多滋味,倚杖林塘乐有馀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