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岁寄江南,耆旧瞻四五。
播吟往还径,筇袂互翔舞。
一瞬扫霆雹,追忆指画肚。
硕果可园翁,望与钟阜伍。
等身杀青作,余事记风土。
雅故启后生,人师骚坛主。
挺立兵戈际,其气如龙虎。
隐几出商歌,魈魅莫敢侮。
偶遭张藉阨,破翳神为弩。
天还读书眼,细字万物睹。
忧患老学易,证圣药狂瞽。
悠悠姬孔情,浃洽须眉古。
发蒙图中人,百代映谈麈。
可园传易图为陈伯雨翁题。近现代。陈三立。 昔岁寄江南,耆旧瞻四五。播吟往还径,筇袂互翔舞。一瞬扫霆雹,追忆指画肚。硕果可园翁,望与钟阜伍。等身杀青作,余事记风土。雅故启后生,人师骚坛主。挺立兵戈际,其气如龙虎。隐几出商歌,魈魅莫敢侮。偶遭张藉阨,破翳神为弩。天还读书眼,细字万物睹。忧患老学易,证圣药狂瞽。悠悠姬孔情,浃洽须眉古。发蒙图中人,百代映谈麈。
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 ...
陈三立。 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
雨水过后作。。熊东遨。 昨夜馀寒敛,春开雨水门。露生芳草苑,人约板桥村。待雪前因失,寻梅旧迹存。孤灯坐侵晓,不觉上朝暾。
游小溪浙源山中。元代。赵汸。 旧游何处觅苔矶,水涸山童事事非。忽到小溪深树侧,鸳鸯惊起逐群飞。
和陶诗二首 其一。明代。桂彦良。 蛟龙作云雨,蜉蝣出以阴。小大各有适,胡然愁予襟。架插千卷书,壁挂无弦琴。希贤复希圣,视古犹视今。所贵生世间,动止为人钦。有琴莫厌弹,有酒莫厌斟。穷居见高节,寡和乃希音。谁能言嗫嚅,强颜随冠簪。子云媚新室,立言徒艰深。
元旦戏笔。。李坚(贞夫)。 老子新年喜气冲,谩招毫管试春风。此生岁月还多在,酒圣诗豪未便穷。